全民配资股票平台 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,为何世界无人指责?毕竟不是联合国成员
说起锡金这地方,很多人都没啥印象,毕竟它就那么小小的一块地,夹在喜马拉雅山里头,面积才七千多平方公里,人口也就二十来万。1975年,它被印度一口吞了下去,成了印度的第22个邦。可奇怪的是,这事儿闹得再大,国际上也没人跳出来大喊大叫,就跟没发生过似的。为什么呢?关键就在于锡金从来就不是联合国成员国,这层身份缺失,让它在国际规则里头压根儿没啥分量。
先得从锡金的历史说起。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,早几百年就是个独立的王国,起源于17世纪,藏传佛教在那儿扎根深,国王叫乔盖尔,管着莱普查人和布蒂亚人这些本地民族。文化上跟西藏挺像的,喇嘛和寺庙到处都是。19世纪中叶,英国人开始在印度折腾扩张,锡金这小邻居自然逃不掉。1861年,英国军队直接打进来,锡金国王没法子,只能签条约,让英国管外交和国防,从此成了英国的保护国。英国人没直接吞并它,只是挂了个宗主国的名头,锡金王室还能管内政,但对外啥事儿都得听英国的。这套玩法挺典型的,英国在亚洲到处这么干,尼泊尔、不丹都差不多。
二战打完,英国元气大伤,1947年英属印度分家,印度独立了。印度人觉得自己是英属印度最大的继承人,自然就把锡金的保护权接了过去。锡金国王塔希·南嘉不乐意啊,好不容易英国人撤了,印度又来插一脚。可印度哪管这些,1949年就派兵进驻锡金的临时政府,1950年12月5日签了保护国条约,锡金的外交权、国防权全没了,只能自己管内政。印度驻锡金的政治官成了实际老大,王室影响力越来越小。锡金国王的儿子帕尔登·顿杜普·南嘉后来继位,娶了个美国媳妇霍普·库克,想搞点现代化改革,分土地、建学校啥的,还想申请联合国观察员地位。可印度每次都卡脖子,锡金的独立梦越来越远。
展开剩余71%到了60年代,锡金内部开始乱套。人口里尼泊尔裔占了大头,他们觉得王室偏向本地藏裔,土地税重,选举不公啥的。印度情报机构开始搅和,扶植反对派,民族会议党这些团体慢慢冒头。1973年4月,甘托克爆发大骚乱,抗议者要国王下台,印度军队以维稳名义冲进来,直接控制了局面。国王南嘉被软禁在新德里,印度议会赶紧通过第35号宪法修正案,废了国王的权力,设了个首席行政官。锡金议会也重组,大多是印度任命的人。南嘉好不容易回来,啥实权都没了,只能干瞪眼。
1974年9月,印度又推了个新协议,锡金连邮政和贸易权都丢了,印度军队永久驻扎。这时候,南嘉夫妇开始四处求救,霍普·库克跑去美国游说,递请愿书给国务院,可美国人忙着越南撤军,越南那边4月30日西贡陷落,媒体全盯着那呢,哪有空管锡金这小事儿。1975年4月9日,印度军队彻底接管锡金卫队,国王的私人部队全被缴械。4月14日,公投来了,官方说97.55%的票赞成废君制,锡金并入印度。投票率63%,但反对派说这数字水分大,印度军队围着投票站,很多人不敢投反对票。5月16日,印度总统签字,锡金正式成邦,议会升起印度国旗,事儿就这么定了。
这过程听着像教科书里的殖民把戏,印度从保护国一步步升级到直接吞并。英迪拉·甘地当时正掌权,她政府觉得锡金是战略缓冲,挡着中国和尼泊尔,丢不得。内部支持率呢?尼泊尔裔确实有怨气,王室改革跟不上人口变化,印度情报机构花钱拉人,制造民意。可国王南嘉不是啥圣人,他统治时也压制反对派,选举舞弊传闻不少,娶美国媳妇还惹本地保守派不满。总之,这锅饭是双方都添了把火,但印度是最大推手。
现在说说国际反应,为啥没人指责?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锡金不是联合国成员国。联合国1945年成立,成员国主权受宪章保护,第二条讲得清清楚楚,主权平等,不干涉内政。要是你被侵略,能直接上安理会辩论,搞制裁啥的。锡金呢?它从来没加入过,从独立王国到保护国,地位模糊,印度每次都挡着不让进。没这层身份证,你权益受损时,就得靠私人关系求人,纯看大国心情。巴勒斯坦为啥死磕要进联合国?就是明白这道理,一旦进门,身份合法,侵略者就得掂量掂量。锡金这事儿,国王求助信发了一堆,美国、英国、中国都收到了,可没人动真格。
中国反应最快,197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文,骂印度吞并锡金是霸权主义,违反国际法。中国地图上锡金画到2003年还标独立,外交部多次重申立场。可为啥没进一步行动?中印刚打完1962年边境战,中国忙着国内整顿和对美缓和,1972年尼克松访华,关系刚回暖,得罪印度不值当。苏联呢?印度老大哥,1971年印巴战时苏联帮印度封锁巴基斯坦,这次自然站队,声明里还夸印度处理得当。美国忙越南,福特政府顾不上,国务院档案里提了下锡金,但就停在报告层面。英国作为前宗主国,1947年后就把锡金甩锅给印度,自己顾贸易,默不作声。巴基斯坦抗议了声,但跟印度有克什米尔恩怨,影响力小。
联合国秘书处收到请愿书,直接归档,没上议程。为什么?锡金不是成员,事件不算成员国间争端,安理会不接锅。冷战高峰,大国博弈,印度非结盟但亲苏,美国不想多树敌。中国虽不满,但拉美缓和优先。说白了,小国命运就是大国棋盘上的卒子,得罪印度换个微型王国,不划算。西方媒体呢?纽约时报1978年报道印度总理德赛批评前任吞并锡金不道德,但德赛说不可逆转,也就嘴上说说。印度媒体全在吹合并是民主胜利,国际上没人深挖。
这事儿搁今天,社交媒体一闹,估计得炸锅。可1975年,信息闭塞,锡金又偏僻,新闻都传不开。印度还玩了套路,把合并包装成内部公投,民众自愿,国际上不好抓把柄。反对派说公投是假的,军队管制下谁敢投反对?但证据散了,没人追查。锡金国王流亡美国,1982年死于癌症,王室散了,霍普·库克离婚后写书回忆,但影响力有限。
吞并后,锡金变了样。印度投钱修路建坝,东喜马拉雅公路通了大吉岭,茶叶出口翻倍。80年代旅游起来,缆车酒店啥的冒头,GDP年增8%。文化保留了点,佛教节日还过,学校教本地语。可早期抗议不断,1976年街头烧轮胎,印度军队镇压。尼泊尔裔和本地人融合了,但土地纠纷遗留。2000年后,IT中心建起,教育医疗跟上,贫富差距小了。锡金现在是印度最绿邦,生态保护牛,但独立记忆淡了,年轻人多认印度身份证。
发布于:山西省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